当合成生物学照进现实:细菌蛋白的七十二变
来自:junmin 更新日期:2025/10/15 点击量: 468
|
你是否想过,一个微小的细菌蛋白,经过科学家的巧手改造,竟能化身探测肿瘤、农药、染料乃至工业废水的“万能钥匙”? 发表在《Nucleic Acids Research》的研究“Divergent directed evolution of a TetR-type repressor towards aromatic molecules”,揭示了这一突破性成果:研究人员通过定向进化技术,让一种原本专一识别特定化学物质的细菌蛋白(RolR 蛋白),获得了识别多种芳香族分子的能力,甚至能跨物种在酵母中发挥作用,为生物传感、环境监测和疾病诊断打开了新天地。 RolR 蛋白:天然“专一者”的改造潜力
RolR 蛋白质源自谷氨酸棒状杆菌,属于 TetR 家族阻遏蛋白。在自然界中,它功能专一明确:通过识别并结合“间苯二酚”(广泛用于工业生产的化学品),调控细菌基因表达,帮助细菌应对环境中的间苯二酚,趋利避害。
这种“专一性”在科研中既是优势也是局限。科学家们意识到,若能让 RolR“学会”识别更多分子,就能开发出低成本、高灵敏度的生物传感器,应用于环境监测(如检测工业废水中的有害芳香族物质)、药物合成(实时监测药物中间体浓度)乃至疾病诊断(识别与疾病相关的分子标志物)。
定向进化:三步打造“多面手”蛋白
为让 RolR 获得新能力,研究人员采用“定向进化”技术,模拟自然进化过程加速功能优化,分三个关键步骤推进:
① 精准突变:锁定“结合口袋”
RolR 通过“配体结合口袋”识别底物间苯二酚,口袋的形状和氨基酸组成决定其能结合的分子种类。研究人员筛选出 19 个位于口袋内或附近的关键氨基酸。通过“组合活性位点饱和测试(CAST)”和“迭代饱和诱变(ISM)”技术,对这些氨基酸进行精准突变,创造海量 RolR 变体(图 1.A-C)。值得注意的是,研究人员特意保留氨基酸 D149——这是 RolR 识别间苯二酚的“关键抓手”,突变会导致其完全失去功能。
② 双重选择:筛选“合格选手”
突变后的变体库中,只有少数能同时满足两个条件:既能正常结合 DNA 调控基因(保证基础功能),又能被新目标分子“激活”(获得新功能)。研究人员利用 TetA antiporter 蛋白设计了“双重选择”系统(图 1D,图 2):
负选择:在含 NiCl₂ 的培养基中,只有能正常抑制基因表达的变体才能存活(避免 TetA 蛋白过量导致的毒性);
正选择: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,只有能被新分子激活、表达 TetA 的变体才能存活。
这种筛选方式可以高效剔除“不合格”变体,最终留下“功能完备+新分子响应”的优质候选者。
③ 多代迭代:优化性能
研究团队并未止步于第一代变体。他们以识别儿茶酚的变体为模板,继续突变优化,最终获得了能识别 6 种新分子的 RolR 变体,包括:
儿茶酚(木质素降解产物,用于合成染料、农药);
甲基儿茶酚(lignin 降解副产物);
咖啡酸(药物合成中间体);
原儿茶酸(药物合成中间体);
L - 多巴(治疗帕金森病的前体);
高香草酸(肿瘤标志物,与神经母细胞瘤相关)。
跨物种应用:突破宿主限制
生物传感器的实用性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在不同宿主中工作。研究团队将改造后的 RolR 变体“移植”到酿酒酵母(一种常用的真核生物模型)中(图 3),发现:
野生型 RolR 在酵母中仍专一识别间苯二酚,无交叉反应;
儿茶酚响应变体 CAQ101 在酵母中能产生~10 倍荧光信号,且没有在细菌中出现的“钟形响应”(高浓度下信号反而下降);
甲基儿茶酚响应变体 MC3 的灵敏度比第二代提升约 3 倍。
从专一识别间苯二酚,到成为能分辨多种分子的“多面手”,RolR 的改造历程展示了合成生物学的核心魅力——通过精准操控生物分子,能赋予生命全新的功能,解决人类面临的实际问题。这套定向进化框架不仅适用于 RolR,还能推广到其它 aTF 和配体结合蛋白,为开发更多“定制化”生物传感器打开了大门。或许在不久的将来,这些微小的蛋白质传感器会走进我们的生活,成为环境、健康和工业生产的“隐形守护者”。
本研究中,科学家们使用 QPix-460 菌落挑取仪从琼脂平板上挑取约 480 个菌落,将其移入 5 个 96 孔板中(孔板内含有添加了 50μg/ml 卡那霉素的 LB 培养基),并在 37°C 条件下培养 16 小时,以进行变体表征(图 1.E)。
QPix-460
是 Molecular Devices 公司推出的一款高通量自动化菌落挑取仪(colony picker),主要应用于微生物学、分子生物学及合成生物学等领域的实验操作。其核心功能是:
实现菌落的自动化挑取、接种、复制和筛选,通过光学成像系统精准识别琼脂平板上的菌落,再结合机械臂系统完成高效转移,可显著减少人工操作误差,提升实验效率。
该设备适用于处理多种规格的培养皿和微孔板(如 96 孔板、384 孔板等),支持高通量筛选场景(如变体库筛选、文库构建等)。
每小时可挑取数千个菌落,能满足大规模实验对速度和重复性的需求,是自动化实验室中用于菌落分离、纯化及后续分析的重要工具。
参考文献:Nasr MA, Martin VJJ, Kwan DH. Divergent directed evolution of a TetR-type repressor towards aromatic molecules. Nucleic Acids Res. 2023. 11;51(14):7675-7690.
|

